2013年4月28日 星期日

陳淑燕的天然纖維工藝與創作


對天然材質手作物情有獨鍾的我
雖然只待在淑燕的纖維創作工作室一個小時左右
卻似豐收一般興高采烈又滿足
 

淑燕出示了質地細緻且顏色米白潔淨的紙材
大小比四開圖畫紙略大一些吧
全張紙竟然是百分之百的構樹纖維
霎那間,我為自己曾經看輕構樹價值感到汗顏
 
此外,構樹纖維的延展性很好
可以讓淑燕直接打出美麗的花朵罩形
構樹纖維紙張還能像布匹一樣染色,作畫,缝織...
眾人由衷地,不禁地發出連連讚嘆! 

 
 
 
 
另外一種不可思議的纖維竟然來自---香蕉!!
我如此地大驚小怪
顯示我個人對於身邊的植物寶藏視而不見
正所謂"有眼不識泰山"呀!

看到我們難以置信的神情,
淑燕立即進屋子翻出香蕉纖維抽製的香蕉絲線
還有一件件看得大夥兒目瞪口呆的美麗成品---



從取材 處理到製造創作
淑燕都是一手親為包辦
解說起來深入淺出 鉅細靡遺
這樣長期又深入了解材料特性的藝術工作者
知無不言地為素昧平生的我們現身說法
實在是我們的福報呀-感恩 感謝!!!
 


除了歡喜 還是歡喜
謝謝這一次因緣
我"看見"了天然纖維藝術之真善美
我看見了一位"正港的"噶瑪蘭人
我擴充了與我生活密切的構樹與香蕉的認識
我又發現了一處花蓮的好情好物好所在...

旅程結束了
美好的小確幸與收成,發酵中...

五歲唐唐與五十歲杜瓦克的對話

定居在花蓮的纖維藝術工作者淑燕
四月八日接近中午的時候
在吳全社區的工作室
接待舊識代賢與夢田團隊一行:七大五小一baby
我們是一群扶老攜幼的媽媽爸爸和小小孩
但是藝術家非常樂於回應我們的好奇 賞識和讚嘆

淑燕的工作室位於占地不到百坪的合院老宅
她的男友也是創作的夥伴杜瓦克,正坐在廊前編織魚筌
淑燕跟到訪的我們介紹杜瓦克:"他是噶瑪蘭族人"

"哇!宜蘭的噶瑪蘭族!我從未遇過!!"有部落田野經驗的我驚呼,因為發現了自己的孤陋寡聞.
"不!我是花蓮的噶瑪蘭族人,宜蘭已經沒有噶瑪蘭族了!"
杜瓦克的回應讓我更加吃驚,我接著就提出我的疑問:
"噶瑪蘭不就是宜蘭的舊名嗎?怎會花蓮還有噶瑪蘭族人,宜蘭的噶瑪蘭族卻消失了?"
"因為他們不再說噶瑪蘭語了,所以他們不是噶瑪蘭族人了"
杜瓦克簡要的答覆似乎一針見血,但我的腦子因此陷入沉思...

"那你還會說你們的話嗎?"突然,唐唐小孩稚嫩的聲音插入,提問如石破天驚--她聽懂嗎?
"會呀!如果你到我的部落去,就可以聽到我們的話."
"如果唐唐長大當背包客到花蓮玩,就可以到噶瑪蘭族部落找杜瓦克囉"
身旁有一位大人打趣著給出這個評論
"甚麼是揹包客?"唐唐突然轉而問我,我趕緊簡單扼要地解答了她的疑問
"那我長大要當背包客!"
"哈!你現在幾歲?"杜瓦克一聽就笑了
"五歲!"唐唐很大方地回答杜瓦克
"那十年之後我六十歲了,你來找我的時候,我恐怕不能像現在一樣,我還可以帶你去山裡,去海邊囉!"

五十歲的杜瓦克和五歲的唐唐相視而笑了
在一旁見聞這對老小的無礙對談
歡喜而印象深刻